粮价“涨翻天”,玉米上扬小麦“大涨”,稻谷终逆袭,发生了啥?
1、在新玉米陆续上市阶段,玉米价格能迎来上涨行情,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:由于国庆期间的降雨,玉米收获延迟,加上玉米水份偏高,玉米集中上量期被延后。近日饲料企业频频发力,抬高玉米价格。猪价、鸡价回升后,国内养殖产能增加,增加了玉米需求。
2、和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的看法:玉米走强逻辑不清说到玉米,近日利好利空消息都很多,利空因素:华北、黄淮地区天气转暖,潮粮陆续大量上市,给市场带来压力;还有就是部分贸易商短线思维,价格上涨,稍有利润便出货走人。
3、全球粮价大涨,背后深层原因揭晓!并不是因为缺粮 原创出品,禁止抄袭,违者必究。全球粮价上涨已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了。事实上,粮价上涨并非是近期才发生的事,从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开始,反映粮价最重要的指标——全球谷物价格指数就开始一路飙升,并且屡创新高。
4、不过从10月份开始,粮价就开始了一波走高,玉米、小麦可谓是疯狂大涨,大豆也不例外,只不过水稻行情却仍然低迷,这是咋回事?0玉米全面走高从近期的玉米价格来看,总体行情很是可观,目前山东均价已从10月初的29元涨至如今的397元/斤,全国玉米均价也从26元涨至277元/斤。
2019年玉米价格将如何运行?
1、玉米价格的波动取决于供需状况以及国家相关政策。政策从主导市场转变为调控市场,通过供给侧改革减少非优势玉米种植面积,并取消部分行业外资准入限制,促进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。 2019年,市场将受到临储粮拍卖、玉米及替代品进口以及猪瘟疫情等事件的影响。
2、如果2019年仍旧按照这样的补贴政策施行,2019年玉米种植面积将出现一定程度调减,黑龙江有数百万乃至千万亩玉米种植面积可能调整为大豆面积。参考国家统计局2018年玉米数据,玉米生产面积32亿亩测算,保守预计:2019年我国玉米面积或在2亿亩以上,产量或将减少300万~500万吨。
3、2019年玉米价格范围 2019年,玉米价格介于1705元至1725元每吨之间。 影响玉米价格的因素 玉米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:- 进出口政策:玉米的进口增加国内供给,出口增加需求,出口减少对价格有提升作用。- 库存变化:玉米库存增加通常导致价格下降,减少则价格上涨。政府及民间库存变化对市场有显著影响。
4、专业分析:2019年春节前,玉米市场价格或稳中震荡上涨,具体走势将呈现如下变化:11月下旬后,玉米价格小幅回落,12月份玉米价格趋稳,12月底至明年1月中旬或稳中上涨,明年1月下旬至春节前将小幅回落。
5、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数据,玉米结转库存的数量在4500万吨。目前多家权威机构预计2019年玉米市场继续存在供需缺口,且缺口数量继续放大,普遍认为缺口量在4000万—5000万吨左右,如果算上结转库存,那么今年的供应缺口将会被弥补,今年玉米市场将出现供需平衡的态势。
6、玉米价格因地区和质量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,大致在每公斤3元至6元之间波动。 玉米价格上涨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:首先是农户的惜售行为。
焦虑!玉米集中上市,贸易商、深加工“按兵不动”,发生了啥?
1、上市时间一再推迟:受南旱北涝天气影响,尤其是东北主产区部分地方内涝严重,玉米上市时间晚于往年。国庆长假后,本应是玉米集中上市的时间,但近期全国范围的雨雪、大风和降温天气影响了玉米的收获和晾晒,上市时间进一步推迟,市场观望情绪加剧。
2、风险增加。随着玉米收获接近尾声,特别是持粮农户的出售意愿分散,市场影响较大。在“跌价不卖、涨价急卖”的心态影响下,11月份贸易商建库可能导致价格上涨,但下游贸易商的出手意愿较低。总体而言,市场风险不断增加,玉米价格下跌空间有限,但大涨动力也受到限制。农民应保持警惕,合理把握售粮时机。
3、今年元旦和春节较往年大概缩短了半个月,这也大大压缩了农民春节前的售粮时间,当前玉米集中上市也直接导致价位连续性下跌。从目前的市场反应看,供给压力依旧较大,对于后期玉米价位上涨不太看好。不过就总体形势看,基于对未来玉米行情的看好,部分贸易商尚有存粮的意愿,后期下降空间有限。
4、全年度高粱、大麦、木薯、DDGS及玉米等替代品进口量超过3000万吨。下游需求弱。饲料养殖需求下降幅度较大,主要是受能繁母猪及生猪存栏大幅下降的影响。深加工需求主要是受经济形势不好所影响,下游产品需求差,利润低,导致深加工开工率不足。市场心态极度悲观。
5、但随着华北地区玉米价格的持续上涨,这一趋势最终可能传导至东北,迫使东北企业提高收购价。目前下结论还为时尚早,因为玉米集中上市尚未到来,市场仍有较大变数。当前行情主要受农民惜售和贸易商观望情绪影响,国内行情仍处于观望阶段。美玉米收益或将骤降40%。